南通教辅巨头跨界赞助苏超:教育与体育的 “文武双全” 实验
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苏超)南通赛区的官方赞助商名单中,一家主营教辅图书的企业 —— 江苏通典文化传媒集团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家年税收超 2000 万元的 “教育之乡” 本土企业,将 70% 业务聚焦于中小学教辅领域,却在 2025 年夏天高调牵手苏超,在绿茵场上展示了 “南通特色” 的文化输出。
一、跨界合作:从 “卷子堆” 到 “绿茵场” 的文化碰撞
通典文化的赞助决策看似意外,实则是南通 “教育之乡” 与 “体育之乡” 双重基因的自然结合。作为江苏省民营文化 “三十强” 企业,该公司常年为南通学子提供《非常课课通》《拔尖大试卷》等教辅产品,其印刷流水线上的试卷覆盖了本地超 70% 的中小学课堂。此次赞助苏超,企业总经理朱建光直言:“南通人既重视文化学习,也热爱体育竞技,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,让更多人看到南通‘文武双全’的城市气质。”
赞助形式同样体现了 “教育 + 体育” 的创意:除了在内场广告板展示品牌标语,通典文化还联合海门球迷会,将教辅书籍作为 “南通特产” 赠送给远道而来的宿迁球迷。网友调侃称:“客队球迷这下有‘通城宝典’可以刷题了!” 更有趣的是,企业计划为冠军队球员家中的应考孩子送上全套教辅资料,将体育竞技精神与学业奋斗理念巧妙关联。
yl23455永利官网二、地方助力:政府搭台激活 “文体旅” 融合新场景
通典文化的跨界合作离不开通州湾示范区的牵线搭桥。作为南通新兴的产业高地,示范区近年来积极推动 “文体旅” 融合发展,此次赞助苏超正是其 “以赛促产” 策略的一部分。据了解,通典文化所在的通州湾示范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赛事资源对接,还在场地改造、品牌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。
这种政企联动的效果立竿见影:南通赛区为迎接苏超,仅用 10 天时间就将海门训练中心的观众容量从 1 万扩容至近 2 万,“建筑铁军” 的高效行动成为城市执行力的缩影。而通典文化的加入,进一步丰富了赛事的文化内涵 —— 当印有 “知识就是力量” 的广告牌与球员奔跑的身影同框时,南通 “教育赋能体育” 的独特叙事得以生动呈现。

三、行业观察:非传统赞助商涌入背后的体育经济逻辑
通典文化的案例并非孤例。随着苏超商业价值飙升,赞助商数量已从开赛时的 6 家增至 21 家,涵盖电商、保险、食品等多个领域,单赛季赞助席位价格突破 300 万元。这种现象折射出体育赛事正在成为跨行业品牌曝光的 “超级入口”。
对于教育企业而言,体育赞助的价值远超流量层面。以深圳渝粤教育赞助川渝篮球联赛为例,该机构通过赛事整合学历教育与体育资源,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,还通过定制纪念品、赛事报道等形式深化了与目标群体的互动。通典文化的策略如出一辙:其赞助的教辅书籍赠送活动,既触达了球迷群体,又强化了 “教育服务社区” 的企业形象,为后续拓展家庭用户市场埋下伏笔。
四、未来启示:当 “教育内卷” 遇上 “体育破圈”
在 “双减” 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,教辅企业正面临转型压力。通典文化选择体育赞助,或许是探索 “教育 +” 模式的一次试水。正如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所言:“地方赛事的价值不仅在于流量,更在于其与本地文化的深度绑定。” 南通的 “卷子赞助足球” 现象,本质上是将教育资源转化为城市文化符号,通过体育赛事实现更广泛的传播。
这种跨界合作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新思路。例如,苏超南通赛区的保险赞助商中国平安,为球员提供超 4460 万元的 “黄金腿” 保险,将专业服务与赛事风险保障结合。而通典文化的案例则证明,即使是看似 “严肃” 的教育品牌,也能通过体育赛事的娱乐化表达,实现品牌年轻化与用户粘性提升。
结语
从 “卖试卷的” 到 “苏超赞助商”,通典文化的跨界之旅不仅是一次商业尝试,更是南通 “教育之乡” 向 “体育强市” 转型的缩影。当教辅书籍与足球在绿茵场上相遇,碰撞出的不仅是品牌曝光的火花,更是一座城市对 “全面发展” 理念的实践与探索。这种 “文武双全” 的创新模式,或许能为更多传统行业打开跨界合作的想象空间。